據(jù)美國趣味科學網(wǎng)站14日報道,美國科學家近日提出了“月球方舟”計劃,建議將地球上目前已知的670萬種物種的DNA樣本送往月球保存,整個項目有望在未來30年內(nèi)完成。不過,他們也指出,整個項目將耗資數(shù)千億美元,而且仍面臨不少技術難題。
研究報告作者、亞利桑那大學的杰坎·桑加教授稱,“月球方舟”將在發(fā)生全球災難時保存地球的基因多樣性,這些災難包括:超級火山爆發(fā)、全球核戰(zhàn)爭、小行星撞擊、流行病、氣候變化加速、全球太陽風暴和全球干旱。
據(jù)悉,這些“方舟”將棲身于月球上的熔巖管內(nèi),并由太陽能電池板供電。熔巖管是一些在月球地表下的空洞和隧道,形成于大約30億年前月球熾熱的幼年時期,可以保護“方舟”免受流星撞擊和可以破壞DNA的輻射的影響。桑加說:“月球上可能存在著多達200多個熔巖管可以存儲‘方舟’。”
擬建的方舟將包括地上和地下兩個主要部分?;驑颖緦⒈4嬖谌蹘r管內(nèi)的低溫儲存模塊中,熔巖管通過電梯與地表相連,表面的通訊陣列和太陽能電池板將使“方舟”能自主維護。
創(chuàng)建基因庫以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想法并不新鮮。目前,科學家們在位于挪威北極圈內(nèi)的斯瓦爾巴德全球種子庫中儲存了超過100萬個種子樣本。
不過,桑加等人表示,將此類設施建立在地球上并非萬無一失。例如,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將使斯瓦爾巴德種子庫消失在海浪之下。因此,只有將這些基因信息儲存在太陽系其他地方,才能確保它們在地球面臨任何生存威脅時能幸存下來,而月球是外太空“方舟”理想的棲身之所。主要原因在于:月球離地球只有4天路程,比火星更近;另外,在軌道上建立“方舟”也不安全;此外,月球上的熔巖管可以呵護“方舟”的安全。
不過,桑加也表示,實現(xiàn)這一雄心勃勃的項目仍面臨不少挑戰(zhàn)。首先,成本高昂,“建造方舟和運輸樣品將花費數(shù)千億美元”。此外,樣品必須在零下180至零下196攝氏度的極低溫度下保存,因此需要機器人開展作業(yè),但如此低的溫度對機器人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總編輯圈點
將地球物種的生命檔案與復活希望存放在另一顆星球,確實是一個有趣又科幻的想法。既然是地球生命的諾亞方舟,若地球遭受毀滅性打擊,方舟也不能有事。所以,方舟不在地球,才最保險。科學家認為,月球適合做地球的生命備份。如果有朝一日地球整體都不能幸免于難,月球上的這些基因庫,將成為人類存在過的證據(jù),也成為高級文明對生命的一種極盡浪漫的護佑。只是,它工程浩大,耗資不菲,真的值嗎?不過,不管能不能實現(xiàn),這倒是一個挺好的科幻電影題材。
“今年我國航天發(fā)射次數(shù)將超過40次,全年發(fā)射次數(shù)和數(shù)量將再創(chuàng)新高;多型長征系列火箭聯(lián)手共同開啟的空間站建設任務,系我國航天史上首次。”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專家姜杰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載人空間站的建造,需要長征系列火箭首次進行組合式發(fā)射,其中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將發(fā)射空間站核心... [閱讀]
“由航空工業(yè)所屬航空工業(yè)特飛所自主研制的民用載人飛艇AS700,預計于2021年下半年實現(xiàn)首飛。”3月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航空工業(yè)特飛所高級主任設計師張金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張金華介紹,載人飛艇AS700是根據(jù)國內(nèi)外低空旅游市場需求,依據(jù)中國民航局飛艇的型號合格審定要求,... [閱讀]
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了慧眼衛(wèi)星最新觀測結果:慧眼衛(wèi)星發(fā)現(xiàn)首個跟神秘的快速射電暴相關聯(lián)的X射線暴,確認其來自銀河系內(nèi)的磁星SGR J1935+2154,并在國際上首先證認該X射線暴包含的兩個X射線脈沖是快速射電暴的高能對應體。這一發(fā)現(xiàn),與國際上其他望遠鏡的觀測一起,證明快速射電暴可以起源于磁星爆發(fā),... [閱讀]
新華社華盛頓2月18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毅力”號火星車18日在火星成功著陸,將尋找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的生命跡象。美國航天局副局長托馬斯·楚比興表示,“毅力”號是美國航天局迄今最宏大的火星車探測任務。“毅力”號有何獨特之處? 探索火星生命跡象... [閱讀]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1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2
2025-07-01